老一辈不懂电子产品,最熟悉的还是书信,尤其到了鲐背之年,对亲情的渴望也愈发强烈。现居张店的时守高老人已是95岁高龄,38年来每每往江苏老家寄信寻亲,都像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终于,奇迹在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老人在最近一次寄信时,得到了共青团西路邮政支局理财经理王君的帮助,成功找到失联了38年的家乡亲人。
11月2日中午12时,时守高老人到淄博张店共青团西路邮政支局营业前台寄信。当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拄着拐杖迈进大门时,出于对客户的热心和对长辈的尊敬,理财经理王君上前热情接待。“时守高大爷是第一次来我们支局,他眼睛不好,需要工作人员代填地址。平常这类事情都是由子女代办,见老人亲自跑来,我就多问了问。交流过程中,他把这些年发信的经历说给我听,听了以后挺替他感到惋惜的,也很同情他。”王君说。
笔者了解到,时守高老人今年已是95岁高龄,儿时便离开了家,许是思乡心切,时守高在这38年中,每年至少要写一封信寄回老家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为的就是联系上失散多年的亲人。可他心心念念写了40多封书信,每次得到的答复都令人失望:不是地址错误就是查无此人。年纪大了出行不便,时守高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一封封家信上,一次次寄出后期盼着奇迹出现,却又一次次落空。“老人眼睛不好,白天出来都要打着手电筒,他的信很简单,内容大体就是我想你了,收到信给我回电话,来看看我,来回路费由我出。”王君告诉记者,信封上收件人有三个名字,因为不知道老家的人还在不在。
“知道时老人的这种情况后,我一边指导他填写地址一边安慰他,本着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就寻思帮帮老人。”王君主动跟时守高说,要在网上帮他试着找一找亲人,并拍摄了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可惜网上的寻人启事也没有收获。
11月12日,时守高第二次来到共青团西路邮政支局,这次他是去查信。恰好又碰上了王君,同样的热情接待让时守高倍感温暖。可惜,这次寄信的结果同样让人失望,系统显示查无此人,信已经在退回的途中了。“老人既没有老家电话,亲人名字也不一定能与身份证对应起来,只能凭借记忆中的地址寄信。”王君说。
累积了近40年的失望,让时守高泄了气,他默默地坐在前台的椅子上不愿离开。看到老人落寞的背影,王君心里有些酸涩。“说心里话,觉得他挺可怜的,想尽可能帮上忙。”王君将时守高安顿好后去了办公室,在网上查到了对方投递局的电话,在电话里将事情的经过详细描述给对方投递人员并寻求他们的帮助。
“得知了老人的事情后,对方投递人员也特别上心。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时大爷外甥的一个电话,打通后确认他就是时大爷苦苦寻找的亲人。原来,当地特别穷,现在他们那里有电话的人都寥寥无几,而且这么多年来,老人家中已有7位亲人先后去世了。”王君告诉记者,知道联系上亲人后,时守高坐不住了,直接奔到支局来。时守高眼睛不好,他外甥也72岁了,交流起来不太方便,王君自然而然成了他俩的联络员。11月19日,时守高第三次来到共青团西路邮政支局时,带来了一面写着“热情帮助人间真情”的锦旗,和一封由他口述保姆代笔的感谢信,感谢王君“用了十天时间帮助查找,最终找到了他的亲人”。
对王君来说,时守高是她服务的众多客户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讲到这里,王君腼腆地笑了,1987年出生的她已在岗位上工作了10年,待客户如亲人是她的工作理念,也正是这样的理念为时守高带来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