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聊城万亩邮农场的高产“密码”
    作者:宋金秀   2020-06-10   

           “邮农场农户宋文友,亩产1113斤。非农场农户李占玉,亩产718斤……”6月9日上午,在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茄子李村,经小麦测产,邮农场示范田比对照田亩产量高出近400斤。
           同样的土质、同样的环境,两块地之间只有一个地垄的间隔。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农户和邮农场项目负责人,探寻聊城万亩邮农场的高产“密码”。

           免费享受科技服务    
           “亩均产量的巨大变化主要因素就是管理模式的变化。”邮农场项目负责人杨月告诉记者,在邮农场“互联网+农业”服务模式中,老百姓只要用一个手机、一个APP,就能够享受到免费的科技服务。
           “去年11月,我们村开始的邮农场试点,当时我是主动加入,主要原因还是相信邮政。”邮农场种植户宋文山告诉记者,自加入邮农场后,村里的服务专员宋玉忠都会给他做农事提醒,而且宋玉忠自己也经常的去示范田间巡查。当麦田出现问题的时候,农技专家当场给庄稼问诊,每亩地打多少克药、配多少水、怎么打,都讲得很明白。在农事农忙时节,邮农场项目组制定了详细的会员服务计划和流程,从套餐肥配送、施肥提醒、浇水提醒、打药提醒、到试验田产量对比、农事托管等方面细化服务,明确各服务节点和任务,以“农事服务+科学指导+托管服务”理念帮助农民种田,一体化的服务模式让农民不仅实现了降本增产,还学会了如何“科学种田”。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们我们心里也没底,但今天测产的事实证明,邮农场的种植技术上是没问题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宋文山看着眼前的金色麦田,心里喜滋滋的。

           “保姆式”全托管    
           “你看人家那麦子多稠啊,我们明年也要加入邮农场。”测产的时候,非农场农户李占玉的妻子袁华要求他积极加入邮农场项目。常年在河北保定打工的李占玉通过此次测产也坚定了加入邮农场的决心。“主要是加入了之后非常省心,我也不用再专门请假回来了。”
           在邮农场模式中,全托管是邮农场项目的一个鲜明特色。“农户可将土地委托给服务专员,管理委托给邮农场,可以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茄子李村服务专员宋玉忠说,邮农场以村级服务专员为纽带,对接各类农机公司及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切实为老百姓解决了种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空心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杨月告诉记者,“当前,农村空心化是个“老大难”问题,年轻劳动力不愿种地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邮农场让这种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今年小麦季,茄子李村第一批有100多亩参加了邮农场,第二批有100亩参加,预计玉米季将会有很大的增幅”。宋玉忠说,让老百姓普遍认识邮农场这种“互联网+农业”的服务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经过此次测产,他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产销新模式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怎着咱怎着。这是农村流行的一句老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话越来越不适宜了。“现在,就算是种地也得讲技术。”近400斤的亩均产量差距让李占玉有些打蔫,“听说邮农场会员不光产量高,而且收粮食的价格还比普通农户要高。”
           “我们和聊城市聊粮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农户用规定的种子种植,种出来的粮食他们负责收购,每斤的价格要比普通的高出5厘。”东昌邮农场项目负责人朱国浩告诉记者,今年,邮农场分别与聊城市聊粮粮油储备有限公司、聊城市博凯农机专业合作社、冠县润享农业飞防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融合双向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构建起了覆盖全市的线上线下、城乡一体的农村服务平台。“产业链的衔接,单家单户很难,只有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才能衔接,农户和企业完全可以构建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双赢。”
           “邮农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农业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也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面貌,让农民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杨月告诉记者,下一步,邮农场项目将针对当前大田种植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种植服务方案,整合农机、农资资源,搭建共享平台,降低种植成本。
           麦收季,金满地。当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小麦的时候,当村民们在地头忙着装车、运输,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的时候,一群带着红帽子的“麦田守望者”让我市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质量有了行稳致远的从容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