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公元前551年诞生于今山东曲阜的尼山。名叫孔丘,字仲尼,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孔子。他的上世原是殷代贵族的后裔,从祖辈起就从宋国迁居于鲁国,伦落为庶士阶层。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需要学得一技之长来养家糊口。当时有一"儒"的行业。古时从官到民,婚丧嫁娶和祭神拜祖,都有繁琐的仪式程序,而且礼和乐是不分的,举行这些礼仪,还要具有音乐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人是难以掌握的,于是就需要懂得礼乐的内行来指导帮助,这种内行也叫做"相"。这些内行人物逐渐从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了半职业或职业人员。孔子从小就喜欢陈列祭品之类的游戏,他从盲乐师那里学习弹琴唱歌,从礼相(司仪)那里学礼仪,便从事"相"的工作,他好读古书,并努力学习,常常"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后来,他为鲁国的新兴权势家族季氏当委吏,管理粮仓的出纳;又当过司职吏,管理畜牧。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以"好学不厌"的精神,获得了"礼乐射御书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了一个博学多能的人。30岁左右,他创办私学,传播其思想和知识,创立了儒家学说。同时他还从事一些政治活动,推行其学说和主张,但未得到当权者采纳。在51岁时,他在季氏的提拔下,出仕鲁国朝廷,任中都宰(管理国都),在执政季氏主管下协助做过司空(管理建设工程和建筑)、司寇(治安保卫)的工作,在外交场合中曾"摄相事"(代理过礼宾司)。此间,他还曾以相礼的身份参加齐鲁两国国君的夹谷之会,并使鲁国收复了郓、灌、 蒙三座城池。他企图削弱掌权的鲁国三家大夫(孟孙氏、季孙氏、叔孙氏)的势力,以提高国君的权威,未能成功。于是孔子辞去官职,离开鲁国,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到过卫、晋、陈、蔡、楚等国。风尘仆仆,历时14年。在此期间,他受到过欢迎,也受过一些国君和贵族的冷待,被隐者奚落,甚至被人围困,"累累若丧家之狗",但孔子未尝放弃其学说和主张。
当孔子周游列国,无所成就之时,他的一些弟子在鲁国担任了要职,特别是冉求当了执政者季氏的宰,当时鲁君大权旁落,操纵在季氏手中,但季氏的权柄又被其宰(陪臣)所掌管。孔子弟子中先后在鲁任职的很多,如仲弓为季氏宰,子夏为莒父宰,子游为武城宰等,而子贡又以其富有的财力和其经商各地的经验而代诸侯们进行外交活动,成为有影响的"国际活动家"。于是,他在这些门徒的协助支持下,利用冉求在鲁国的作用,由鲁君出面过问,把孔子请回鲁国,其时孔子已68岁。孔子回到鲁国后,已具有很高的社会威望,从此广招门徒,把推行仁政、恢复礼乐的希望寄托在教育,寄托在门徒身上。并致力于整理古代文献,汉以后历代相传的六经,基本上都是经过孔子和他的后学不断整理补充而保存下来的。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享年73岁。
孔子一生凄遑奔波,在其身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开创的儒学自汉朝以来一直是官方的正统学说,受到提倡和保护。历代封建王朝都尊孔,并封给孔子种种称号。这些历代封号,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封赠以爵位,抬高孔子的政治身价,如汉平帝封孔子为公爵、褒成宣尼公,北周静帝封之为郇国公,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又晋升之为文宣王,宋真宗加谥为玄圣文宣王,不久改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又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另一种倾向则以为王公高爵不足以提高孔子声誉,而是以封号表彰其伟大的教化作用,如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隋文帝尊为先师尼父,唐太宗尊为先圣、宣你,明世宗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世祖加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又称至圣先师。后种倾向较前者较为合理,故在后世占了上风,统一为至圣先师的称号。当历代皇帝封禅泰山或出巡山东时,经过曲阜也要亲临孔庙拜谒,并经常派官员到曲阜致祭,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