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齐文化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9-02   

  1、临淄八景诗

  临淄八景诗脱胎于《思家》,为明代临淄诗人、曾做过山西蒲县县令的清官韩超然所做。诗的原文赞美了临淄八处美景:“高阳馆外酒旗风, 矮矮槐阴夏日浓。秋入龙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蒙蒙。古冢遗迹怀晏相,荒台故址吊桓公。淄江钓罢归来晚,西寺搂头听晓钟。”    

  “高阳馆外酒旗风”,描写的是当年高阳城酒馆林立、酒旗猎猎的繁华景象。高阳故城位于临淄区朱台镇南高阳村西200米处。

  “矮矮槐阴夏日浓”,描写的是今临淄辛店街道办矮槐树村一棵宋代小槐树,在夏天绿树成阴,郁郁葱葱的景色。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将汗水浸湿的战袍脱下,蒙在邮亭不远处的一小槐树上面晾晒。一觉睡到日薄西山,奇怪的是槐荫依旧。他的战袍乃龙袍,重如山岳,压得小槐树从此不再长高,故称 “矮槐树”,该村也因此而得名。   

  “秋入龙池月皎皎”,写的是秋夜,月影倒映在名泉龙池那一汪碧水之上的皎洁美景。龙池在今临淄齐陵街道办东、西龙池村附近,已干涸。

  “春回牛山雨蒙蒙”,讲的是冬去春来,小雨蒙蒙,松柏吐翠、怪石嶙峋的牛山在云气蒸腾,波光潋滟之中显得格外巍峨秀丽,风光怡人。牛山为齐国历史名山,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境内,海拔174米。

  “古冢遗迹怀晏相”,说的是人们在晏婴冢旁深切怀念春秋时期齐国贤相晏婴的动人情景。晏婴冢,今在临淄齐都镇永顺庄东南。

  “荒台故址吊桓公”,描写的是后人登临桓公台,凭吊这位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的情景。桓公台位于今临淄区齐都镇西关北。

  “淄江钓罢归来晚”,写的是在日落西山,残阳夕照,人们在淄河边钓鱼归来怡然自得、悠闲快乐的生活。淄河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全长122公里。临淄境内河段42.5公里。

  “西寺搂头听晓钟”,写的是每当破晓,临淄县城西部的西天寺沉重浑厚的钟声响彻云霄,声音远达方圆十余里外。西天寺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兴国寺。北魏时期,在寺后修建大石佛。)宋代更名为广化寺。元代被毁。明代初年重建,更名西寺,又名西天寺。

  2、蹴鞠

  中国古代的足球——蹴鞠(蹋鞠)运动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当属《战国策》和司马迁的《史记》。据《战国策·齐策》载:苏秦做了赵相,为赵合纵,联齐抗秦,他出使齐国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史记·苏秦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知,距今二千三百年前,战国时期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广泛开展,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2004年7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亚洲杯开幕式上郑重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2005年5月,国际足联向淄博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认定证书。2006年,临淄蹴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3、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原型在临淄区,来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杞梁妻的故事。孟姜女丈夫万喜良的原型——杞梁的墓葬,在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后来,人们根据杞梁妻的故事,添枝加叶,进行大量的艺术加工,在唐代发展演变成传奇故事,明代进一步演化成成熟的民间故事。2006年,孟姜女传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齐《韶》

  齐《韶》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宫廷乐舞,是先秦乐舞艺术的代表作,在齐国盛行八百年不衰。齐《韶》来源舜《韶》、周《韶》,姜太公封齐建国后,将周《韶》带入齐国,形成齐《韶》,后来经管仲、晏婴、战国田齐君主的发展,齐《韶》走向成熟完善,呈现出鲜明的齐国特色。齐《韶》共分为九个乐章,内容以歌颂尧舜功德,赞美齐国国力强盛、人民富足、君主英明为主,演奏乐器大致可分为三组,共19种乐器,舞队人数一般是48人或36人,分6行8列或6行6列。齐《韶》融音乐、歌诗、舞蹈、美术、服饰为一体,艺术风格既宏大壮丽、庄重刚毅,又温和优美、活泼欢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

  公元前517年,孔子为躲避鲁国内乱来到齐国,就职于齐国大臣高昭子的门下,观赏到了齐《韶》。孔子被齐《韶》乐舞的宏大、优雅所陶醉,发出了“尽善尽美”、"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至于斯”的千古赞叹。今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有“孔子闻韶处”。

  5、鹧鸪戏

  鹧鸪戏与淄博的五音戏并称为“姊妹剧”,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稀有剧种,也是全国惟一一个由村完整保护下来的剧种。它起源于清乾隆年间临淄县孙家庄(现临淄区朱台镇上河村),迄今已有240余年的历史。鹧鸪戏唱腔、念白取材于临淄地区方言并吸取了京剧精华,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鹧鸪鸣叫一样的拖音,故名“鹧鸪戏”,代表剧目有《太公传》、《胭脂》等五十余部。

  6、八仙戏

  八仙戏,临淄民间小戏,清代康乾年间形成于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由于演出此戏时惯例是开场演《八仙庆寿》,群众称之谓“唱八仙”,随之沿习呼定名为“八仙戏”。八仙戏演出剧目以西游记内容为主,有《火云洞》、《陈家庄》等20余种,基本取京剧的表演程式,乐曲伴奏上与肘鼓子相仿,唱词多用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7、阁子里芯子

  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利用铁质支架,把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儿童表演者稳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之上,演绎各种故事。远远望去,人物悬空,非常玄妙、奇特、惊险。因铁支架如灯芯在内支撑,故称为“芯子”,一般一个芯子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

  阁子里芯子,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出自临淄区南王镇南仇东村,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在传承过程中通过老艺人王从让、王本厚等人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因造型精美奇特、险中带趣而名闻遐迩。2008年6月,阁子里芯子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踩寸子

  “寸子”是一种民间舞蹈的木制道具,短的10—20厘米,长的30—50厘米,演员踩在上面表演。寸子的底部套上尖尖的绣花小鞋,表演者用长长的裤腿盖住寸子的木柱,精致玲珑的花鞋随着表演者的扭动若隐若现,十分风趣俏皮。

  踩寸子起源于隋朝后期的姐儿调,在民间流传了1000多年,真正形成一种舞蹈艺术形式,是在山东淄博临淄地区,大约是在1769年。踩寸子的鼓点源于临淄区世代传承的鼓谱,短点与长点明快简洁,打鼓点富于变化;音乐曲调完全是山东中部地区的民间调式,极为通俗易懂;演唱内容为三国、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西游记故事;唱词中充满了乡间俚曲的“逗”和“艮”;人物有花姐、傻公子、鼓手、官老爷等,场面宏大,表演风趣,寓教于乐,引导人们从善弃恶。2006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9、临淄花边

  临淄花边是将棉线绕缠在小木头棰的一头,另一头以一串琉璃珠子作稳定和绞线用,然后用铜大头针分别将线的起头固定在图纸上,将棒棰交替翻动,使线线交合构成各式各样的精美图案,故称“棒棰花边”。

  临淄花边为纯手工编织而成,主要有:台布、餐套、床罩、被单、被套、窗帘、琴罩、沙发靠垫等上千个规格几千个图样,成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抽纱之王”的美称。

  临淄花边,起源于汉代初期,有2000年的历史,但是与欧洲技术相结合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花边,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手工织作技艺与欧洲编织工艺完美结合的产物。临淄花边先后经历了梭子长条花边、棒槌花边大套与现代花边三个阶段。目前,临淄花边已经申报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顺利地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评审。

  10、四官撑凳

  临淄区皇城镇四官村的撑子制作工艺距今有130多年的历史。1916年,国家农商部在北京召开国货展览会,四官村民赵永祥的撑子获三等奖;1935年,在山东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其马扎荣获特等奖。

  四官撑凳一般精选上乘檀木(紫檀、红檀、黑檀)、乌木、红花梨等进口木料和本地多年生红芯枣木,经蒸馏脱脂、烘干使其永不变形、不干裂。手工精心雕磨。撑面用高档棉麻线手工编织呈藏青、白相间菱形图案。撑梁、撑底两端用黄铜装饰,撑柱中间用铜轴、铜头相连接,撑梁上面用白银镶嵌龙风呈祥、二龙戏珠、山水等各种图案,古朴典雅、庄重大方,既是使用性很强的日用品,又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