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陶甗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左右)的炊具。1983年出土于临淄桐林田旺遗址。通高115厘米,一次性蒸煮食物,可供十几人食用,为全国最大陶甗。
2、大铜盂
西周晚期青铜盛饭器(也可盛水或冰)。1964年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出土。高43.4厘米,口径62厘米,重35.5公斤。为全国一级文物、山东省最大青铜器。
3、战国错金银镶嵌铜牺尊。
战国时期青铜盛酒器。1982年7月在临淄区稷下街道商王村原临淄区砖窑厂,被齐中华等5名工人取土时发现。长46厘米,高28.3厘米 ,重6.5公斤,仿牛形。设计独特,工艺娴熟,是战国时期齐国错金银工艺的佳品,堪称国之瑰宝。
4、战国齐瓦当
瓦当是古代宫室屋檐上的筒瓦之头。齐瓦当与燕瓦当、秦瓦当并列,为我国先秦三大瓦当之一。战国齐瓦当的纹饰以树木纹为主导,布局一般是树木纹居当面中间,两边则多配以对称的双兽纹或双禽纹。
5、燕王剑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1997年7月在临淄区齐都镇龙贯村,被村民韩如水发现。长59厘米,宽4.2厘米,重1000克,剑脊上铸有“郾王职作武跸旅剑”八个铭文。郾王职,即燕昭王姬职,公元前284年命大将乐毅伐齐,占领齐国七十余座城市,几乎灭亡齐国。此剑为当年齐、燕之战的实物。
6、齐六字刀
战国晚期齐国刀币,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币。正面有六字阳文篆书,一般译作“齐建邦伥法化”(“伥”字的左边为“立”、右边为“长”,读作“昌”)。 “建邦”为“开国”、“复国”之意;“伥”字,意为“繁荣昌盛、国家富强”。“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
7、龙凤纹矩形大铜镜
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青铜镜,是国内少见的大型矩形铜镜。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此镜矩形,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公斤。背面饰龙凤交织图案,有5个拱形三弦钮。
8、鎏金薰炉
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薰香炉具。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出土,共2件。薰炉通体鎏金,口径9.3厘米,通高14.4厘米。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盘龙二条。腹部饰一对铺首衔环。柄形座,底呈圈足状。腹部刻有“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
9、西汉临淄镜范
临淄是西汉时期全国重要的铸镜中心,齐故城内有石佛堂、苏家庙和阚家寨三处铸镜遗址。目前临淄地区出土的西汉铜镜数量多,大约有14大类,基本上包括了所见西汉铜镜的主要类型。
所谓镜范,就是用来铸造铜镜的模子。从1940年到2006年,临淄先后出土了8批100余件西汉镜范,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为国内首屈一指。1997年,在临淄首次也是全国唯一一次发现了镜面范,对于汉代铜镜的铸造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0、丙午带钩
西汉早期工艺品,国家一级文物。70年代由临淄民间征集而来。钩长16厘米,表面浮雕禽兽纹饰,背嵌银质“丙午钩,口含珠,手抱鱼”隶书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