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绿脉绵延

——中国邮政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李锋 央娜 李伟2025-08-25来源:中国邮政报

  一甲子峥嵘岁月,六十载春华秋实。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实现历史性巨变,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从“一无所有”到“万象更新”,西藏波澜壮阔的奋斗篇章里,清晰地镌刻着中国邮政人辛苦付出的足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区邮政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持续推进邮政网络覆盖和服务升级,在雪域高原上绘就了一幅绚丽的发展画卷,为促进民族团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西藏,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的神圣国土之上,邮政服务如同绵延的绿脉,触达每一个角落,带来勃勃生机;将党的关爱和日益美好的生活,送到每一位藏区群众的身边……

  普服为本 绘就民心“温暖坐标”

  在西藏,被中国邮政视为“根”和“魂”的普遍服务,意义更甚。

  对于这里的邮政人而言,普遍服务不仅是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助力乡村振兴与稳固边疆发展应有的政治责任。

  缺氧不缺精神。长期以来,面对地广人稀、山高路远的困难和极端高寒缺氧的挑战,西藏邮政干部职工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长期扎根雪域高原,坚决履行好普遍服务职责。他们用脚步丈量西藏的每一寸土地,用坚守回应群众的每一份期待,不断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从新中国邮政开办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这期间,西藏农牧区仅有投递路线145条,投递里程(单程)1万公里,“亦工亦农(牧)”乡邮员158人。时至今日,西藏邮政普遍服务历经数十年攻坚,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实现从基础覆盖到质量跃升的转变——

  2018年,全区5467个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100%,对西藏现有1787个注册寺庙和所有强基惠民扶贫驻村点实现党报党刊投递全覆盖,较好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邮政的党报党刊发行投递任务。

  2024年,832个建制村完成投递频次从周3班到周5班的升级,周5班频次占比达44.96%,普通邮件平均投递时限缩短至2天,偏远地区3天内送达。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754个普遍服务网点、4629个村邮站,邮政“百村+寺庙”普遍服务工作得以切实加强;优化乡镇至村邮路近500条、1287个段道,808个段道实现汽车运输投递,农村投递汽车化率达100%,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机要通信服务连续32年万无一失。

  翻雪山、越天堑、跨高原、涉河谷……那触达乡村的邮路、穿梭往来的邮车,不仅织就了畅通内外的天路邮网,更在藏区民众心中留下了坚实、可靠的“温暖坐标”。

  货畅其流 编织高原“民生经纬”

  物流,连接生产与消费。在被称作“世界屋脊”的西藏,一条邮路就是一条“生命线”,既要把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送进来,又要把青稞、虫草等农特产品运出去。

  路通百业兴。近年来,西藏邮政切实履行邮政在“通政、通民、通商”中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责任,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探索契合西藏农牧区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

  为打通“最后一公里”,西藏邮政围绕“建、管、用、效”,持续打造农村寄递物流体系,逐步构建起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邮件立体快速运输网络,实现了省际干线、地市至县、县至乡村邮路的全覆盖。

  目前,西藏邮政共建设县级共配中心9个,改造乡镇中心563个;全区4629个村邮站均已建设寄递物流村级站点,配置了61套分拣辅助设备;近年来累计投资约1.1亿元,新增投入网运投递车辆608台。

  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邮快合作、客货邮融合发展有力推进——

  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当地邮政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以5条客货邮专线为支撑,打造县乡村三级立体化交通网络,改变了非“318沿线”行政村无通村班车的历史,累计代运邮件26.28万件,邮件快件代运量居西藏首位。目前,西藏全区客货邮线路已从2022年的10条增至27条,累计复用站点101个,覆盖14个县、41个乡镇、46个建制村,日均代运邮件5690件,邮件平均提速3天。

  山南,西藏的“南大门”。当地邮政以“三个全覆盖”为目标,按照“九有标准”建成701个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自2024年10月运营以来,这些站点共产生业务量49.8万件。目前,西藏全区县域快递企业协议签订率、建制村覆盖率均达100%。截至2024年底,快递进村业务量超1200万件。

  “小包裹”服务“大民生”。在地广人稀、山高路远的西藏,畅通的物流体系极大地满足了农牧民的生活需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实体 书写金融为民答卷

  2023年,当海拔最高的那曲支行和地理位置最偏远的阿里支行相继建成开业,邮储银行在藏自营网点已实现对全区7个地市的全覆盖。

  目前,西藏全区邮储银行总数达103个,其中自营网点21个、代理网点82个,网点总数仅次于农行居全区第二。网点县域覆盖率达到74.32%,服务客户超过65万户——邮储银行已成为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

  作为邮储银行在藏一级分行,邮储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成立17年来,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用实干实绩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主动服务西藏“四件大事”,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邮储银行力量——

  服务重大项目有担当。积极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自治区“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全区重点招商项目建设和实施,2024年累计投放贷款212.07亿元,增幅达42.80%,占分行各项贷款的64.53%。

  支持民营小微有情怀。多举措助力民营小微经济健康发展。2024年累计对接服务经营主体超3000户,全年净增民营企业贷款13.2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2.83亿元。同时,积极搭建金融便民生活服务场景,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提升服务水平有成效。从成功上线全国邮储首家藏语版手机银行,到全面落实“特色化”转型要求,创建运营“金晖特色”“科技金融”等特色网点,用心用情书写金融为民答卷,让西藏区分行客户满意度测评得分在全系统排名第一。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坚定服务实体经济,西藏区分行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2024年,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321.50亿元,全年净增83.29亿元,增幅达34.97%,贷款增量居全区金融机构第三。截至今年4月末,在全部实体贷款结构中,公司类贷款结余达240.37亿元,年增幅为9.43%。

  今日的雪域高原上,稳藏兴藏富民的邮储金融“活水”正持续不断流淌……

  倾力“三农” 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外销山东林芝桃花啤酒大单品22.56万件,累计销售额达671.02万元;为汉藏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电商+分销+寄递”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销扎囊矮化苹果1.5万余件,累计销售额超125.05万元;助销重庆牦牛肉生产基地农产品2.85万件,累计销售额达358.98万元……

  这是近年来西藏邮政倾力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十四五”时期,邮政人发挥“四流合一”资源禀赋优势,让产业之花在高原天路绽放——

  助力藏货出藏。近年来,西藏邮政持续强化区内2个全国级农产品基地和4个区域级农产品基地的运营,积极开展农产品溯源产地直播;整合内外资源,借助三级物流体系,帮助农牧民将扎囊苹果、那曲虫草、那曲牦牛肉、拉萨曲热帕列、林芝松茸、波密藏天麻、墨脱茶叶、青稞制品等30余种产品推向全国各地,让“小农品”对接“大市场”,自营农产品返城交易额破1.03亿元。今年以来,西藏邮政通过快递渠道寄递农特产品23.46万件,累计带动藏货出藏经济价值达1.13亿元。

  助力解决资金周转难题。西藏邮政围绕乡村振兴和惠农服务,深化邮银协同,持续扩大服务半径,聚焦“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积极推广整村授信、发展“融资E”贷款等业务,不断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5年,“融资E”放款近亿元,结余1.5亿余元,切实满足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个体农户资金周转需求。

  助力农牧民就业增收。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末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西藏邮政克服资金紧张问题,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吸纳农牧民约1400人参与邮政末端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每年带动当地农牧民创收超过1亿元。

  倾力投入,造福高原;中华一脉,情深似海。中国邮政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坚守奉献、赤诚担当的奋斗,还有接续传承初心使命的奔赴——

  中国邮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承担对口支援西藏任务,自1999年至今已累计派出援藏干部10批、共226人。他们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奉献智慧和挥洒汗水,留下铿锵的足迹,写下实干的诗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寄递、金融、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实施精准帮扶,全国邮政企业共实施援藏项目20个,完成项目投资5500万元,目前已形成以干部人才援藏为龙头、资金物资援助为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的援藏工作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十载栉风沐雨,邮人初心不改;六十载万象更新,绿脉涌动绵延。邮路通、物流畅、资金活、产业兴,今日西藏,中国邮政再次成为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

  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见证着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汇聚起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邮政将继续秉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