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有了党组织,便有了党的交通工作。山东战邮就是在各地交通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8年-1940年中共山东山东分局和各地党委的交通科(股)相继成立,1940年各地交通站陆续更名为战时邮政,到1942年交通科(股)交归战时邮局。
(一)成立背景及时间。山东战邮创立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1937年10月,日军大举入侵山东。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不战而逃,继任者沈鸿烈带领省政府机关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流离颠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及各地区党组织,先后成功发动了20多起抗日武装起义,组织起抗日武装队伍开展斗争。1938年12月,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八路军115师及129师一部相继入鲁,与山东纵队一起,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日益扩大、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迫切要求有一个统一健全的通信组织。1941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为沟通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按照党中央指示,指定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建战时邮务总局,明确赵志刚同志(曾任邮电部副部长)负责筹建工作。1942年2月7日,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第一次行政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战时邮局的决定》,颁发《山东战时邮政组织条例》,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双泉峪子村正式宣告成立。
(二)组织性质和主要任务。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是在党内交通的基础上组建的,是集邮务、交通、发行于一体的战时邮务通讯组织。
--战邮工作性质:战时邮局之性质系敌后战时环境下革命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的秘密交通工具。
--战邮工作方针:统一交通组织, 建立各战略区的交通干线;采用旧邮局工作手续, 使战邮工作逐渐正规化;迅速建设各地局、站,主动的密切各方联系;一切邮件邮局均负责传送。
--战邮管理体制: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直接受战工会领导,受民政处指导。各级邮局系上下垂直领导关系,各级政府对同级邮局系指导关系。
--战邮三大任务:党内交通(传递秘密文件、护送干部);报刊发行(党报党刊);邮政通信(民间邮务)。
--战邮三种形式:公开交通站:主要担负一般文件、报刊的传递任务,在解放区设有公开机构和交接站,可以公开进行工作。党内秘密直达交通员:任务是把机密文件,由发文机关直接送达收文机关或收信人,成员都是共产党员,为专职人员,专门作秘密交通工作。地下交通站:专门负责传递党的重要机密文件和党刊。选择政治上可靠的地下党员建立秘密交通站,按照党的联系需要,确定路线,分段设点(一般为20到30里设一站),建立秘密交通网。此外,还有武装交通队、随军邮局(寄送战士家信、烈士遗物、血衣)等。
总局成立后,在各个战区相继组建邮务管理局,建立了9个专区和51个县的战时邮局,开辟了通往太行、苏中及华中等12条省内外主要交通干线,总里程达5100公里。
(三)战邮与机要交通的关系和沿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中央根据工作需要就建立了党内秘密交通。战时邮政的性质和前身就是机要交通。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1-1937):党的初期交通工作。最早称为“党内交通”,后来称为“政治交通”。
第二阶段(1937-1946):称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交通工作。秘密交通线的建立,保证了中共中央与各抗日根据地及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敌人的分割和封锁。
第三阶段(1946-1949):称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交通工作。为适应部队需要,各野战军和地方部队的各级政治部都建立了“军邮”。
第四阶段(1949-1957):建国初期到机要交通(通信)专业机构的建立。党内交通在这个阶段,机构发生很大变化。1951年“党内交通”同军邮合并,统称“军邮”。1953年军邮分设,改称“机要交通”。1957年4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办机要交通局将其中一部分职能划归邮电部,并在邮电部门成立机要通信机构。同时保留机要交通,即中办机要交通局和各省市(区)机要交通处(延续至今)。
战时邮政的性质和前身就是机要交通,机要交通与战邮实际上是一回事。两者的关系和沿革具体时间线为:
--1938年-1940年:交通科(股)相继成立。1938年12月,中共中央指示,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中共山东分局为加强抗日根据地之间的通信联系,决定建立公开与秘密的交通、发行组织,在沂水县岸堤区塘子乡柳行岔村成立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交通总站。1940年,中共山东分局和各地党委的交通科(股)相继成立,负责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组织上下、相互间文件、报刊的传递。
--1940年-1942年:战时邮局相继建立。各地交通站陆续更名为战时邮政。成立于1939年8、9月间的清河区交通总站,于1940年末改名为清河区战时邮政总局。成立于1938年的中共泰山地委成立交通总站,1940年10月改名为泰山区战邮总局。随后,1941年11月胶东区北海专区战时邮局成立,1942年1月1日鲁南区战时邮局成立。
--1942年:交通科(股)交归战时邮局。1942年5月,为了确保顺畅交通,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山东军区要求将各地军内交通工作与战时邮局协同进行,由战时邮局统一领导,所属各分区及交通站与邮局密切配合。同年10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各级党委交通科(股)交归战时邮局统一管理、统一供给。各级党委之交通科(股)工作人员归属邮局。山东战时邮务总局设立交通科,负责党内交通工作。
(四)重要历史事件及贡献。
——完成了党交给的文件、党报传递和护送干部的任务。这是战邮日常承担的主要职责,战邮烈士多数都是在此过程中牺牲的。比如大众日报牺牲的人员中,战邮员占了80%以上。在武装护邮上,1942年2月组建了第一支武装交通队—沂河武装交通队,同年9月又成立了沭河武装交通队,负责滨海与鲁中的交通联络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为支援大兵团作战,成立军邮局、随军邮站、支前邮局,保证了军事交通及前后方邮政服务需要。在护送干部上,为保证党政军干部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战时邮局还担负护送干部穿越封锁线的任务。后期在《交通工作条例》中规定了护送干部的具体办法。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战时邮局派交通员或武交队员负责护送了一批又一批通过敌占区的党政军干部。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在微山湖交通线,战邮局派员与沿途交通站协助部队,安全护送往返苏北、鲁南、延安的党的高级领导人1000多人次。1942年4月,刘少奇来山东视察工作后去晋冀鲁豫边区,就是由战邮局派员与沿途交通站协助部队共同完成护送任务。
——首创了“邮、交、发”合一体制。邮、交、发合一,指战时邮局、党内交通、报纸发行合而为一。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及各级战时邮局建成后,中共山东分局为统一交通和报纸发行组织,精兵简政,提高工作效率,决定把各级党的交通和报纸发行工作,与战时邮局合。战时邮局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战邮局长同时又是党委的交通科(股)长和报社的发行部(科)长。邮、交、发合一后,统一了山东省的战时邮务,成为三位一体的邮政组织。 这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为战争和党的事业服务的作用。加快了邮件、报刊传递速度,大大增加了党报党刊发行量;推进了精兵简政,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有力的整体,这是山东战邮史上一个划时期的重大转变。一直到建国后,这种形式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1942年9月,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发行工作与战邮合并,1943年底形成了邮(务)、交(通)、发(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属于全国解放区首创。1944年6月,第一次全省战邮工作会议通过了《战邮工作条例》、《建设战邮工作决议案》、《交通工作条例》。
——培训了战邮人员和领导骨干。一方面,山东战邮大力培训干部、 职工,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1942年6月起,陆续开办了16期战邮干部训练班(1945年7月,改名为邮政干部学校)。从战邮成立到解放前,累计培训邮政干部4000多人、交通员近8000人。1945年7月,训练班正式改称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邮政干部学校,这也是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后期,有200余名战邮干部随军南下接管中华邮政,有30余名随军北上,赴东北开展邮电工作,大批在训练班培训过的同志,解放后成为我国邮电战线上的领导骨干,他们为夺取新中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邮电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方面,开展“创模”和“立功”运动。一是抗日战争时期,战时邮政开展了“创模” 运动。1945年2月,总局在莒南县兰墩子村召开全省劳模代表大会,选出33名战邮劳动模范,选出葛春亭、庞耀为“山东战邮英雄”。期间,赵志刚与工作人员共同创作谱写了“模范战邮交通员”、“模范战邮邮务员”、“模范战邮干部”等歌曲。二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战时邮政开展了“立功”运动。1946年下半年,山东省邮务职工总会发出《告全体会员书》,号召全体邮务员工立功。1947年2月10日,山东省邮政管理局颁发《邮政员工立功暂行条例》,并在3月10日通令修订条例,规定了献粮节金立功的具体条件。
——发行了战时邮票。1940年10月,清河区战时邮局发行石印版“五角星图”邮票,这是山东解放区最早发行的一套邮票。1942年7月,总局正式发行了首版“山东地图”邮票。此后的7年时间里,陆续发行邮票33种(含纪念邮票)、各种免资(有资)封、片等邮品14种、24枚,这在当时全国各解放区山东发行的邮票最多,特别是发行的5分邮资“毛泽东像”邮票是较早使用毛泽东肖像的。山东战邮发行的邮票是在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邮票印制和使用不仅方便了根据地的交通、 通信,充分体现了战时邮政在党的领导下,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战争的精神,而且忠实地记载了山东战时邮局的发展历程,使战邮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 规范化,对抗战起到了积极宣传和鼓舞作用。 这些邮票是珍贵的革命文物,是研究抗日战争史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材料,在集邮收藏界也占具较高的地位。
(五)山东战邮红色基因的诞生及其影响。在长达7年多的战邮岁月里,先后参与战邮交通工作的员工达2000余名,他们冒着烽火硝烟和枪林弹雨,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先后有468名战邮战士牺牲,许多牺牲者未留下名字,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年仅15岁。战邮红色基因的提炼形成凝聚了几代邮政人的集体智慧。在山东战邮成立50周年时(1992年4月),我们将“山东战邮红色基因”的内涵提炼为70个字: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立场;保守机密,人在文件在,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排除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完成传递任务的坚强意志;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
2021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东战邮革命传统与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开始筹建,与沂蒙红嫂纪念馆规划形成一体。同时,集团公司的统筹和指导下,2021年将战邮红色基因高度提炼概括为“忠贞不渝、使命必达”八个字。“忠贞不渝”是战邮红色基因的灵魂和核心,集中表现了战邮先辈忠于党、忠于人民,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使命必达”是战邮红色基因的精髓和基石,集中表现了战邮先辈严守纪律、忠诚履职,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高尚品质和革命情怀。
——忠于党、忠于人民。战邮先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融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用血肉之躯和不屈的斗志,搭起了联系党中央的通信血脉,用生命履行了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信念坚定、意志顽强。在长达7年的硝烟与烽火之中,战邮先辈肩挑背驮,披星戴月,始终坚守着大无畏革命斗志。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广大战邮先辈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凭借使命必达的顽强意志,完成党赋予的任务。
——严守纪律、忠诚履职。战邮先辈始终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坚守“纪律就是凝聚力、纪律就是战斗力”的信条,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严守纪律、忠诚履职。
——不怕牺牲、敢于胜利。战邮先辈高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在文件在”战歌,风餐露宿,情怀炽热,视死如归,不辱使命。战邮先辈既是邮务员,又是战士,既肩负传递邮件任务,又时刻准备献出生命,为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3年1月19日,“战邮精神”的提法统一调整为“战邮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