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送信送报,现在还能送‘和谐’呢!”今年6月4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邮政支局投递员兼法邮调解员王光明在一次信件投递途中,发现村民赵某与儿媳因赡养问题发生激烈争吵。王光明立即联系村干部共同入户参与调解,经过1个多小时的释法说理,双方达成赡养协议,及时化解了一起家庭矛盾。
快递员变身调解员,纠纷化解开启“加速度”。今年以来,山亭区委政法委主动协调区法院和邮局,探索“邮政送达+就地调解”工作机制,利用乡镇邮递员走街串巷,熟悉本地的优势,经过法院、邮政筛选和法律知识培训,将邮政工作人员、邮递员吸纳为兼职调解员。目前,全区已发展了22名“法邮兼职调解员”,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调解成功矛盾纠纷48件。
山亭区还在邮政网点设立具备远程调解、在线庭审功能的智慧法庭,配备一体化在线调解设备、文书自助打印机以及兼职诉讼服务人员,指导群众办理登记立案、在线调解、网上开庭等事项。群众可通过视频系统直接连线法官,咨询法律问题、参与远程开庭调解等。资源共享方面,充分发挥邮政网点“点多面广、熟悉民情”的特点,主动前移法院诉讼服务智能终端,在距离法庭较远的乡镇邮政支局建设“法e邮共享法庭”,接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平台,为村民提供“云端解纷”服务。今年以来,全区5处“法e邮共享法庭”共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300余次,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化解纠纷。
在法律文书的集约送达方面,山亭区与邮政公司建立综合服务项目合作,专门设立集约送达中心,构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全程留痕”的集约化送达模式。通过制作流程图和任务表,区法院工作人员可在集约送达平台“一键下单”,邮政集约送达团队随即“一揽子”完成送达工作。“有了邮政集约送达团队的加入,法律文书送达比以前更加快捷,为我们节省了更多时间。”山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崔玉峰说。今年以来,集约送达中心及时完成9300余次法律文书送达任务。
同时,山亭区以“法e邮共享法庭”为固定宣传点,制作法治宣传栏,摆放诉讼指南、典型案例、法治漫画等宣传材料和“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等法律文书,让群众随手可取、随时可看。以邮车为移动宣传站,借助邮政投递员覆盖城乡的路线优势,累计打造38条“普法邮路”,通过邮车标语、邮政包裹普法贴纸等方式,提高群众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共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次。针对山亭区留守老人众多的特点,邮递调解员与金融专员组成“银发护卫队”,入户宣讲防诈知识3000余次,提高了老人反诈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统筹协调,深化法邮联动协作,扩容‘法邮兼职调解员’队伍并常态化开展精准培训,激发调解员活力。同时联动区镇综治中心、司法、信访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山亭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昊介绍。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