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
2021-08-30   

  孔子一生勤奋好学,贡献卓著。年轻时,从事过多种职业。成年后知识愈益丰富,收徒讲学,研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学说。中年从仕,由"中都宰"到摄鲁国相事。由于在鲁国不能实现其政治主张,他转而周游列国,往来于卫、宋、陈、蔡之间,前后历经十四年,始终未得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前代文献的整理和教授弟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终年七十三岁。
  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十月庚子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25公里尼山附近),名丘,字仲尼。三岁(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父叔梁纥卒,随母移居鲁国都城曲阜。十七岁(鲁昭公七年,前535年),母颜徵在卒。十九岁(鲁昭公九年,前533年),娶宋国亓官氏女为妻。二十岁(鲁昭公十年,前532年),生子名鲤。
  孔子幼年时期在鲁国崇尚周礼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即喜好学习礼仪,"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年时代即立下一生从学的志向。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还曾经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他虚心好学,曾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他学诗习礼,所涉内容广泛。为学习祭祀之礼,他"入太庙,每事问"(《乡党》);二十岁左右,曾做"委吏"(管仓库的小官),能做到"会计当";任"乘田"(管牛羊的小官),能使牛羊茁壮。二十七岁时(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郯子到鲁国朝聘,谈论古代以鸟名官问题,孔子听说后亲自向郯子求教,还感叹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三十四岁(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他前往周王朝的所在地(·邑)问礼,并拜见老子,听老子讲解做人的道理。他非常喜欢音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学习弹琴;平时遇有善歌者便随地讨教。他还学习射箭和驾车。有一次,达巷的人们议论说,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他表示:"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他在齐国听《韶》乐,潜心学习,竟"三月不知肉味"。近五十岁时,他又学习《周易》。并表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自称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同上)。孔子多次向弟子表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上)并且说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能够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种好学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他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并通晓礼、乐、射、御、书、数,拥有多方面的才能,为他从政、事教、整理前代文献奠定了基础。
  孔子以"文、行、忠、信"和"诗、书、礼、乐"为教育内容,因材施教,用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出一批有才干的弟子。无论是出仕从政,还是周游列国,其主要弟子均追随左右,聆听教诲。在周游列国期间,师生同甘苦,共患难,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讲诵、习礼不止。同时,孔子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师生相互启发,教学相长,形成了既严格又亲切的师生关系。孔子鼓励学生参加政治实践,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让公西华使齐,让原宪做家宰。到了晚年,他的弟子已有多人从政出仕。弟子从政后,他仍然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指导。
  孔子三十五岁(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时,鲁国发生内乱,他离鲁适齐,开始寻求出仕,曾任齐国大夫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受到齐景公的赞赏,准备"以尼·田封孔子",但受到晏婴的阻止。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孔子离齐回到鲁国,因不满鲁国现状,仍只讲学授徒,不愿出仕从政。至五十一岁(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季氏家臣阳货叛乱失败,孔子始出仕,被任命“中都(今山东汶上城西)宰”,因治理有方,受到各方效法。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
  五十五岁(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代理)相事。鲁国得到较好的治理。但是孔子见当时鲁国仍实行"尊尊、亲亲"、"世卿世禄"制度,重用姬姓贵族,而出身低下的孔子及其弟子难于通过仕途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便愤然离鲁,开始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离鲁首先到了卫国,住在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按照他在鲁国的待遇,给予"奉粟六万"。后卫灵公听信谗言,派人监视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去陈国。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已六十八岁。季康子听从冉求的建议,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结束了周游列国的活动。
  孔子在外共14年,前后到过卫、宋、曹、郑、陈、蔡、楚7个诸侯国,其中在卫近10年,在陈4年多,收获较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子路任卫国"蒲大夫",高柴任卫国"士师",子夏任卫灵公"行人",孔子藉此部分地达到了"求仕行道"的目的。他南下陈楚,了解淮夷官风民俗,改变了"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的看法,产生了"南人"可亲的观念:南人也,"通人情,知礼节"(《韩诗外传》卷一),进而充实了他的"仁"的思想。
  孔子回到鲁国以后,已无求仕之志,转而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讲学。因其德高望重,被尊为"国老"(《左传·哀公十一年》),经常回答执政者的问询,有时也过问重大政治事件。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齐国陈成子杀齐简公,孔子就曾主动向哀公和三桓提出出兵讨伐的建议。
  孔子一生非常重视对前代文化典籍的学习、研究和整理。他曾明确表示,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还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上)。孔子对前代文献的学习、研究、整理,主要集中在《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个方面。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又说"孔子传《易》于(商)瞿"。《论语·述而》也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般认为《易传》十翼成于战国末年,其中当保存有孔子解释、整理《易经》的成分。
  《春秋》自来被认为是孔子编修的。《孟子·滕文公下》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杜预《春秋序》说:"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可见今天流传的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加以整理编订而成的。
  孔子对前代文献的整理,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赞扬孔子:"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卒于鲁,享年七十三岁。死后,葬于城北泗上。弟子皆为之服丧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别而去。子贡又于冢旁建庐,守墓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