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用工环境建设的意见》2022-01-11
2022-01-11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用工环境建设的意见

(东政办发〔2022〕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企业用工环境,重点破解各类园区特别是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企业用工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市场化用工理念,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提升园区保障能力,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努力打造一流的企业用工环境,为聚力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引人、育人、用人、留人方面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树立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改善用工环境、强化权益保障、畅通发展通道,提升企业招工引才吸引力,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尊重市场供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利用各类人力资源机构在规模用工、短期用工和外地有组织转移务工等方面优势,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员工招聘、技能培训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服务。

       ——落实园区保障作用。树立“用工环境即营商环境”理念,明确园区在企业用工环境建设中的职责,紧盯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两端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因地制宜、一企一策,采取务实管用措施解决用工难题,提高服务保障质效。

       ——强化部门服务作用。统筹抓好本区域本行业企业用工环境建设,齐抓共管、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加大要素投入,强化服务保障,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三)目标任务。到2024年年底,全市园区企业用工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员工招聘吸引力明显增强,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规模、层次和质量明显提升,企业用工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用工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用工环境位居全国一流水平,努力打造企业用工环境建设东营模式。

       二、主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1.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开发工作提高到关系企业发展命运的突出位置,树立“留工即招工”“育才即引才”的理念,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持续优化用工生态,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完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做到待遇留人、股权留人、事业留人,有效降低人才流失率。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研究,每年遴选300名企业家参加县级以上产业对标学习研修、总裁研修、领军人才班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将企业用工环境建设情况作为推选“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评先树优的重要评价依据。(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精细高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实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力量,大中型企业根据实际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配强专业力量;小型企业明确专人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举办“四上”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优化用工环境专题轮训班,组织开展企业用工环境观摩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3.拓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渠道。成立市县两级用工服务中心,采取 “双服务”模式(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为企业用工提供精准服务。鼓励企业根据人力资源供求新趋势、新变化,优化招聘模式,改进招聘方式,由“现用现招、集中招聘”向“常年招聘、多元招聘”转变。加大委托招聘力度,强化与人力资源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招聘平台开展网络招聘,委托专门机构开展“直播带岗”招聘,提高招聘实效。创新用工保障模式,大力推行服务外包,剥离非主业的人力资源业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4.提升企业职工待遇。着力保障企业职工权益,建立职工薪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做到人岗相适、以岗定薪、按劳分配,实现企业和个人发展目标相统一。健全职工晋升机制,搭建职工培养平台,畅通职工成长通道。要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建立完善终身培训机制,支持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职工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对有贡献的职工给予精神、物质奖励或提职晋级。依法规范用工管理,完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执行工时管理、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制度。新建、改扩建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各项职业卫生和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建立企业劳动用工信用审查和联合奖惩机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总工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工作,提高企业凝聚力。发挥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和谐企业。积极改善企业职工生活环境,规模较大企业、偏远企业要妥善解决改善职工食宿、通勤等条件;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必要的文体设施,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

       (二)全面提升园区保障能力。

       1.建立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各园区至少建立1处企业用工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受理企业用工需求,联系对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院校等,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人力资源供给服务。企业用工公共服务平台主动服务园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用工需求,帮助企业做好员工招聘、培训等规划。适时建设园区公共招聘信息平台,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分析机制,及时征集、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优先保障企业急需紧缺用工需求,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储备。(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2.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导作用和零工市场的调剂功能,各园区至少建设1处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用工提供常态化招聘服务,引导企业通过市场解决用工难题。深入摸排辖区内零工群体基本情况和聚集揽工时间、地点等,建设和规范零工市场,为企业灵活用工提供对接服务。(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3.培育人力资源供给基地。结合实际建设一批紧密合作型劳务协作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推动与园区企业进行多元化合作,实现人力资源稳定输送供给。结合全国劳动力供给现状,以沿黄九省为重点,特别是河南、山西、甘肃、陕西等人力资源输出大省和鲁西南地区,统筹建设一批紧密型劳务协作基地,有效解决企业普工短缺问题。面向省内外高校和技工院校开展推介联系工作,确定一批重点联系合作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打造“基地+实习(见习)+就业”合作模式。支持推动东营市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精准化校园招聘活动,有效解决企业大学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用工短缺问题。(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4.探索建立企业用工联盟。根据园区产业集聚度高、企业人才需求相近的特点,建立园区主导、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等参与的企业用工联盟,积极开展组团招聘、组团培训等活动,形成企业用工联盟的规模红利。积极推动企业用工联盟根据企业需求主动进企“问诊把脉”,为缺工企业提供个性化用工服务。(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5.提升园区用工环境。开展企业用工诚信等级评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评选一批用工环境建设示范企业,引导园区企业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公共设施、商业场所、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等配套功能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通讯、邮政等机构在园区设立便民服务网点,采取市场化机制为企业职工提供生活便利。加强用工环境治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欠薪欠保行为,提高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率,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6.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发挥园区招才引智主力军作用,整合资源,统筹做好保企业用工与纳贤引才工作。充分利用各类招工基地和引才渠道,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用工供给。统筹制定招工引才并重的政策措施,加大奖补力度,提升政策含金量。统筹规划建设园区人才公寓和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注重开发利用区域人力资源,打造兴企兴区人才高地。(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三)健全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1.增加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引进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业态人力资源服务;引导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转型发展,培植一批蓝领人才综合服务商和灵活用工服务商;开展东营市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活动,选树优秀人力资源机构。支持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胜利油田人力资源优势,搭建油地“共享用工”服务平台,促进油地企业之间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实现油地双方用工顺畅流动。强化市场化用工理念,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牵线搭桥作用,促进规模以上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油地校融合办)

       2.增加本地院校毕业生供给。扩大驻东营院校招收东营本地生源的规模,提高在校生在东营企业实习(见习)率,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东营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达到75%以上,市技师学院达到85%以上。加大东营企业校园推介、校园招聘力度,各驻东营院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引导毕业生留在东营工作,切实提高毕业生本地留用率,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达到40%以上,东营职业学院达到50%以上,市技师学院达到80%以上。制定考核办法,本地实习率、留用率纳入人才工作考核,毕业生企业实习(见习)率、本地留用率不达标的,取消相关评先树优资格。(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院校)

       3.增加外地高校毕业生供给。支持企业同国内外高校、技工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推动实现国内外院校毕业生到东营工作人员逐年增加,工作成效列入人才工作考核。引导企业专门开发海外留学生工作岗位,积极吸引海外留学毕业生到东营企业工作,对引进成效突出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表扬奖励。实施“就选东营”大学生引进计划,重点打造“东营学子家乡行”“名校名企直通车”“校园招聘”等人才招聘活动品牌,为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提供平台。(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4.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供给。充分挖掘农村劳动力资源,在7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企业招工信息发布平台,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工资性收入增长;每年利用春节前后3个月左右时间,组织开展“黄河口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增设企业招工点和服务站,吸引更多的东营周边市和鲁西南区域农村劳动力到东营企业工作。采取共建劳务协作基地等措施,加大同沿黄流域、酉阳等地劳务输出大市大县的合作力度,支持引导企业到中西部招聘员工。(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5.增加其他重点群体劳动力供给。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驿站”建设,向失业人员精准推介企业招聘岗位,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供需匹配度。建设充分就业型社区,发挥社区网格员队伍优势,积极向社区居民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促进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就业。优选用工环境良好的企业,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和家属专场招聘活动。(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退役军人局)

       6.增加企业高端人才供给。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才聚东营”行动打造新时代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东发〔2020〕12号)精神,及时落实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安居等政策,提高企业招才引智、用工招聘的市场竞争力。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集聚创新人才队伍,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三、工作要求

       各级要加大经费投入,着力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将企业用工环境建设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重点加大对园区日常督导和专项考核力度,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转自东营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dongying.gov.cn/art/2022/1/11/art_245895_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