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邮故事丨战场上的“学堂”
省邮政培训中心   2022-06-23   

       《南邮校歌》

       齐鲁烽火,战邮发祥,金陵春潮,谱写华章。

       三好亭里,传家国情怀,鼎山路上,承国脉担当。

       因邮电而生,随通信而长,由信息而强。

       信达天下,自强不息,南邮之路,鼎新永续辉煌!

       南京邮电大学,享有“华夏IT英才摇篮”的美誉,这所国内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首屈一指的高校,70多年前,诞生于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莒南县东甘霖村。

       1 战场上的“学堂”

       近代邮政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脱胎于传统邮驿的新兴行业,有着科学的运营模式和严谨的业务规范。然而山东战邮成立之初,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懂邮政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要顺利开展邮政工作,培养一支思想好,业务熟的干部职工队伍迫在眉睫。

       战邮总局成立仅仅三个月,便从党政军机关收发人员中抽调学员,开办战邮干部训练班。1942年6月,在莒南县东甘霖村低矮的茅草屋里,首期战邮干训班开班,开启了战邮干训班的历史。 1945年7月,从干训班第六期起,扩建为“战邮”学校。

       这所战场上的“学堂”,在战争的夹缝中顽强地成长。先后辗转鲁南、临沂、五莲等地,有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战事,培训班不得不中途停止,走出课堂便是血雨腥风的战场。

       1948年7月12日建立山东省邮电学校,设邮政、电话、会计三个专业,7月29日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 9月24日济南解放,11月华东邮电学校迁至济南,三个专业分设在千佛山下、经三纬六路、宽厚所街。校本部设在青年路原国民党电信管理处旧址。

       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伴随解放军南下的滚滚洪流,华东邮电学校本部及邮政、会计专业师生随军南下,迁至南京,电信专业的全体师生则留在了山东。至此,这所硝烟中诞生,炮火里成长的学校,蝶变为两所全国著名的学校:南京邮电大学、山东邮电学校,成为新中国邮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战邮七年间,从战邮总局到各个行政区管理局、各专区战邮局举办是干部训练班,一期接一期,除环境严重恶化不能举办外,从未中断。共培训邮政干部四千多人,交通员达七、八千人。他们不仅成为山东战邮工作的骨干,也成为解放战争后期支援前线和接管新解放区邮电工作的重要力量,更为新中国邮电业的恢复和发展,储备了人才。

       2 记忆中的学习生活

       在战邮前辈的回忆录中,许多人都谈到参加战邮培训班的经历,"原野是我们的学校,柏林是我们的课堂,膝盖是我们的课桌,革命是我们的课程,为人民学习乐在其中",这是前辈们记忆中的学堂。

       请听战邮前辈刘文阳讲述的战邮学习生活:

       1945年8月,日军投降,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为适应新形势和更好地完成今后的通信任务,山东邮政管理局在老解放区招收了一批青年,准备对他们进行正规培训,以担负和平建设时期的通信工作。

       此时“战邮”学校,称为山东大学邮政专科学校,位于当时山东省领导机关所在地临沂县。1946年3月间正式开学。共有学员近百人,住南曲房,科主任是林恒非同志。学员实行军事编制,设了个中队,队下设班,受山东大学和省管局双层领导。

       学习生活是紧张、艰苦而愉快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政治和业务,也有体育和唱歌等。政治科包括社会发展史、党史、阶级斗争理论与国内外形势等,业务课包括人民邮政通信的性质、意义和任务,通信中各个环节的要求,以及有关制度和手续等。那时没有课本,也很少有讲义,几乎全靠听、记和讨论,也有模拟通信等活动。

       每天早起跑步,早饭、中饭后,自带小板凳集体到村外的柏树林里听课或分班讨论,晚饭后自由活动,要做民运工作,还要学习、开会,偶尔休息半天,要清理个人卫生,洗衣服、理发,或者帮厨。

       伙食以小米饭为主,早晚多是咸菜,中午吃点蔬菜,约每月或半月改善一次生活,这时才能见到荤菜。发过两套灰色土布中山装,每月发1斤猪肉和5角北海币为津贴费。买不起牙膏,只好买点牙粉,有时就用炒盐代替,牙刷一直使用到毛稀少为止。洗衣皂和衣服鞋袜都不足,如果再吸烟叶或赔偿做民运工作中损坏的老乡的工具时,就会成为“特困户”,要借债度日了。那时“艰苦朴素光荣,享乐腐化可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然而学习生活又是愉快的。上下级之间和同志们之间,都平等真诚地相处,党员、干部做表率,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人人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在物质生活方面,同志们更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在这个革命的大家庭中,人人都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然而和平的日子太短暂,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烽火再起。我们的专修科不得不压缩课程,加快学习进度。10月份,学员的分配工作也结束。我作为胶县战邮局的一员,前往即将分设的胶南县战时邮局报到。

       同志们在依依惜别前,不是互送纪念品或合影留念,更不是吃喝一餐了事,而是严肃认真地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各自作了实事求是的自我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明确今后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相互间展开批评,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人人都心情舒畅、斗志昂扬地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战邮前辈关依民,1944年15岁加入战邮。请看他笔下的学校生活。

       鲁中南邮电管理分局于1948年11月开始筹建鲁中南邮电学校。学员是从各县局抽调的,第一期学员近200人,我是其中的一员,11月报到,12月开学。

       学校现在临沂城北桥坊村,后迁到桥南高都村,干部、教员和学员都分散住在老百姓家中。学员编为5个分队,分队下设班,每班10多人。吃饭时每班一盆菜,围一个圆圈蹲在地上便吃。上课时集中在晒谷场上,土坯当板凳,膝盖当桌子,教员讲,学员边听边记,回班讨论消化。主任、指导员和大队长分工讲课,课程主要分政治、业务、文化三大类。

       学员全是年轻人,多数初识文字,少数小学程度,没有一个中学程度的。学员们个个刻苦学习,互帮互学,气氛浓厚。起床、上操、开饭、上课、集合、熄灯,全都以校部哨声为令。早上集合跑步上操,下午课后以分队为单位开展文体活动,扭秧歌、丢手帕、摸瞎驴、击鼓传花,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春节前赶排文娱节目,与驻地农会联欢。农会在场院上搭了个土台子,晚上点上灯照亮,油灯用几个小铁锅做成,用几条布鞋帮子做灯芯。全村千余人,男女老少都自带板凳冒雪观看节目,气氛相当热烈。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我们的校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们的校纪。师生之间,学员之间,教员学员与驻地村民之间都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1949年春节过后不久,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听了准备南下的动员报告,学员们都兴高采烈,踊跃报名。上级决定派十几位同志作为先遣队先出发,其他同志原地待命。3月底,20名文化水平较高的学员到济南省局报到,其他学员陆续被分配到各县邮电局工作,鲁中南邮电学校第一期培训结束。

       虽说这一期只有短短三四个月时间,但对这批学员的思想教育、能力提高作用是很大的。后来,他们在邮电工作中都成了骨力量,有的走上了省、市局的领导岗位。

       3 跨时代的基因传承

       翻阅战邮的历史资料,我无意中见到了1942年6月22日山东省战工会发的《关于邮政经费及员工待遇的通知》,里面赫然列着教育费的列支标准及用途:“每人每月在不超过1元的原则下,以专区邮局为单位有计划的购置邮务员工阅读及学习上应用之书报,或出版小报之用项。”

       我查阅了此时战邮员的薪金标准,大约是每人每月20元,而每人每月1元的教育经费,相当于工资的5%,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今天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

       这个发现让我吃惊,战邮不仅举办了大量的培训班,而且有日常的学习制度,王海亮前辈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话:“早饭后,由收发组或发行组以及会计轮流的值日教员,组织队伍上两小时的时事、文化或数学课。......下午2点,如果没有任务,就以班组为单位集体复习功课、做习题,4点钟开晚饭。“

       战邮员不仅自己学习,还利用发行报纸的有利条件,在群众中开展读报活动。战邮发行员既是读报小组的组织员,又是读报员。把村干部、民兵、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组成各种读报小组,定期组织读报活动,有的地方甚至把读报场所设在了集市上。

       我脑海中浮现出及时读报的场景,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在人员最密集的十字路口,读报员高声朗读,人们围拢而来,驻足细听,在这信息闭塞的时代,那些最新的战事、最感人的英雄事迹、最先进的思想理念,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干渴的心灵,为战乱贫瘠的沂蒙大地厚植了精神的土壤。

       我一遍遍地在想,那可是国破家亡、朝不虑夕的动荡岁月,那可是炮火纷飞、血雨腥风的战场,这样高昂的学习热情到底来自于什么?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念?来自这片孕育了儒家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土地对于文化的膜拜尊崇?来自根植于沂蒙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应该兼而有之吧。

       时过境迁,硝烟散尽,和平建设时期的山东邮政始终保持着教育培训的传统。而今自省分公司,到市分公司、县分公司,对于邮政人才的培养和员工教育培训的高度重视有目共睹,每年对全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周期性轮训,对重点群体进行中长期的跟踪培养。教育培训助力山东邮政在改革奋进的道路上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