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邮发〔2024〕27号
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是畅通经济循环、连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引领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基础设施,对服务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邮政快递业高速发展, 骨干网络辐射全国, 运行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日益提升,为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创造了基础条件。为贯彻落实 《国 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加快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现 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 、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平急两用,优化完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强化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集聚辐射功能,推动邮政快递组织模 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应用,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效益和质量水平,为优化国家经济空间布局、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和 更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科学布局、统筹推进。合理确定国家邮政快递枢纽规模、层级和功能,推进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与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一体衔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邮政快 递企业投资建设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服务推动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集聚。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协同。探索邮政快递枢纽经济新范式,加强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与所在区域 产业协同,推动寄递服务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坚持智能高效、绿色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打造高标准、智能化、绿色低碳的国家邮政快递枢纽 。
到2027 年,建成 30个左右邮件快件处理能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现代化作业水平高、互联衔接紧密的国家邮政快递枢 纽,在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到2035年, 建成 80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网络,枢纽间对接协作更加 顺畅,质效水平大幅提高,有力服务 “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 成为现代化寄递物流体系和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 、优化完善枢纽城市布局
(一)总体导向。围绕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寄递市场需求为导向, 统筹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和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满足畅通全球贸易流通和国内大循环 的寄递需求,依托重点航空、铁路 、公路 口岸和自由贸易试验 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边境 (跨境) 经济合作区等,布局全球性、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二 是更好服 务支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考虑东部、中部 、西部、东 北地区协调发展,在交通区位好、经济潜力大、市场活力足 、国 际竞争力强 、区域带动明显的城市 ,布局国家邮政快递枢纽 。三 是有效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优先考虑 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国家物流枢 纽承载城市 ,布局国家邮政快递枢纽 。四是在邮政快递市场规模大 、业务范围广 、辐射能力强 、企业枢纽密集的城市,布局国家邮政快递枢纽。
(二) 基础布局 。在全国布局 80 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包括 15 个左右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20 个左右区域性国际 邮政快递枢纽 、45 个左右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每个枢纽可因地制宜布局建设 1-3 个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功能区(统称 “国家邮 政快递枢纽 ”), 枢纽功能区由相应城市承载 。依据城市战略定位 、辐射集聚作用 、邮件快件处理能力等基础构成 ,统筹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需要 ,结合邮政快递企业现有枢纽格局 、在全国选取 100 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 鼓励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开展枢纽合作共建。
专栏 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基础布局(可动态调整) |
1 . 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北京天津雄安廊坊、上 海南京杭州嘉兴、武汉鄂州郑州长沙 、广州深圳海口 、成都重庆西 安 。 2 . 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 (满洲里)、沈阳(丹东)、大连、 哈尔滨(绥芬河)、无锡、苏 州、徐州、宁波、金华(义鸟)、合肥 、南昌、厦门、福州、青岛、济南、东莞、南宁(凭祥)、昆明、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3 . 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保定、唐山、包头、赤峰、锦(州)盘(锦)、长春、佳木斯、 南通、宿迁、淮安、温州、 台州、 湖州、芜湖、安庆、蚌埠、阜(阳) 亳 (州)、赣州、上饶、泉 州 、临沂、潍坊、烟台、济(宁)菏(泽)、商丘、洛阳 、漯河 、荆 (州)襄(阳)宜(昌)、怀(化)邵(阳)衡(阳)、岳(阳)常(德)、佛山、 中山、珠海 、揭阳、湛江、柳州、 南充 、自 贡、贵阳、遵义、大理、拉萨、延安、兰州、酒(泉)嘉(峪关)、西宁、银 川、阿克苏、喀什。 |
三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枢纽
(一) 遵循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准则。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具有邮件快件分拨、 转运 、仓配、指挥调度等功能,对我国邮政 快递业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数智化、安全化发展具有重要 支撑作用,遵循交通便捷 、资源集聚、空间集约、功能完备 、管 理规范的准则建设。 一是交通区位优越, 毗邻机场、公路货运枢 纽、铁路枢纽港站或产业集聚区、区域性批发市场,便于开展干 线运输、 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 二 是集聚辐射能力强, 邮件快件日均处理量超过 300 万件 (中西部地区可适当放宽),其中跨区域转运量不低于 30%。三是设施布设突出集中连片,优先利用存量设施。四是公共服务供给足,具有车辆服务、 公共云仓、 办 公、住宿及生活配套等公共服务功能。五是运营组织高效,政府部门统筹引导,入驻企业参与管理,企业间业务有效协同。
(二)强化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服务功能 。全球性 、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突出国际网络联通, 统筹推进国际邮件、 快件、 跨境电商货物综合处理场所和通关设施等改造和建设,加强与境外航空枢纽、海外仓等设施协同联通。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突出区域统筹、网络覆盖,强化枢纽面向全国的分拨、转运 、仓储、多式联运等功能。枢纽要严格落实过机安检等寄递安全制度, 防范机械伤害 、车辆操作事故,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生 产安全。
(三)推动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集约建设。枢纽承载城市应根 据枢纽层级、最大处理能力和未来城市邮件快件业务量,合理确 定枢纽占地规模、服务功能,并适当预留发展空间。 积极引导外部分散寄递资源向枢纽有序聚集 。加强与国家物流枢纽 、综合货 运枢纽、城郊大仓基地等一体统筹布局建设,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鼓励统筹利用闲置汽车客运站等场站资源 ,增加邮件快件处理等功能设施 。
四 、加快重点领域枢纽建设
(一)服务国家区域战略。 充分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 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冀、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 区、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海南等行业发展重点区域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促进资源 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力支撑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构建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二)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 围绕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 鼓励企业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建设集约共享、智能高效的仓储、分拨 、转运等寄递设施 ,服务零部件和产成品集散。推动邮政快递与中国制造协同出海,保障我国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三)服务商贸集聚区。 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国性批 发市场聚集城市,打造一批服务商贸的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支撑商贸市场进一步扩大辐射能级。 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 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推进服务各类电商发展 的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创新电商快递服务模式,巩固提升寄 递服务能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扩量提质。
(四)服务特色农产品产地。适应鲜活农产品发展趋势,在主要产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重点配置预冷、初加工、包装 、冷藏等设施设备,推动鲜活农产品通过寄递渠道规模化上行。鼓励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与产地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一体布局建设, 提升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水平。
五 、发挥企业经营主体作用
(一)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枢纽承载城市在规划建设国家 邮政快递枢纽过程中,应当听取邮政快递企业意见建议,通过优先保障用地等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支持邮政快递企 业向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集中发展,布建总部基地,发挥企业在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和运营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推动企业资源整合。引导邮政快递企业转运中心、分拨中心 、公共云仓等存量或新建设施向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集中。 鼓励迁建难度大、布局相对分散的邮政快递设施,通过服务平台对接、资源协同等方式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一体化运营。 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服务资源加快向国家邮政快递枢纽集聚。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依托自建的邮件快件处理中心,为其他企业提供仓储、分拨等寄递服务。鼓励邮政快递 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设施联通、功能联合等市场化方式 ,共同运营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提升枢纽建设运行效率。
(三)提升枢纽公共服务能力。 推动枢纽承载城市搭建枢纽公共服务平台,为邮政快递企业提供金融保险、招工招聘、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 鼓励投资型平台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为邮政快递企业提供餐饮、司机之家 、车辆 维修 、办公等配套设施服务。鼓励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间 加强互动交流,推动资源对接 。
六 、加强枢纽科技赋能建设
(一)加强现代科技应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深度应用,提升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信息化、数字化 、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依托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打造邮政快递信息中枢,推动设施设备全面联网和作业可视化、智能化 、无人化。推进数转智改,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展智能物流装备和智能物流系统,加快自动分拨设备、自动导引车、码垛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安检机、智能穿梭车、智能视频监控设备等技术装备应用。加强技术标准衔接,实现技术、设备、工艺的兼容匹配,打造综合性科技集成平台。
(二)加强绿色技术应用。 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低碳技术、绿色新材料等运用,推动分拨中心、仓储中心节能降碳升级。铺设屋顶光伏设施,推广节能低碳运输方式和设备,加快充电桩等设施建设,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促进制冷保鲜、智能温控等新 技术装备应用 ,推广应用新型分级预冷装置、集中式高效冷却设备等装备。
(三)强化公共信息对接协同。加强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增强市场预 测、风险预警等功能。健全数据对接制度,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和邮政 、快递 、电商等各类企业主体信息 互联互通 ,提升为企服务和监管水平。
七 、培育发展特色枢纽经济
(一) 推动枢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以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为载体,深入推进邮政快递业与现代农业、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低空经济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邮政快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地址信息、标准认证、安全评估、环保认证等领域提供关联服务,加快构建以邮政快递服务为核心的枢纽产业体系。
(二)打造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经济区。依托国家邮政快递枢 纽,引领区域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强化与周边工业园区、商品交 易市场 、产业集群的有机衔接和联动发展, 推动邮政快递关系紧密型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 带动能力强的国家邮政 快递枢纽经济区。 推动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经济区与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融合共建。
八 、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和标准指南,统筹推进全国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和规划建设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支持当地 邮政 、 交通 、公安、商务、海关、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进驻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形成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
(二)压实主体责任。国家邮政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构建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的落地机制,分批次核准认定国家邮 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部门要完善细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联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核准认定工作。各枢纽承载城市应制定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动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积极做好申报工作 。
(三)完善支持政策。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符合条件的地 区下放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国家邮政 快递枢纽的空间布局,加强与城乡功能的有效衔接,枢纽承载城 市优先保障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对因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确需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的, 应按程序报批。
(四)强化资金保障。推动研究中央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内公共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范围。鼓 励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的资金政策。推进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鼓励具备条件的项目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试点。支持民营资本、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
国家邮政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交通运输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4年7月12日